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和老师教育我们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响,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上学了,老师教育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故事中周小姐凭借自己吃饭时的偶然发现,便和丈夫办起了消毒餐具配送中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了18名员工的老板。“我老公正在学习企业管理,我们要把公司业务从阳逻推向全市。”昨日,登上创业课堂演讲台的周小姐显得沉着、干练。
一九八○年,周小姐从黄冈技校毕业,进入新洲棉纺厂当上一名国企员工。二十一年后,企业改制,她和同厂的丈夫双 双下岗,稳定、安逸的生活来源戛然而止,为了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丈夫背井离乡到广州打工,周小姐则在当地当起洗碗工。
“安逸的生活突然改变,就感觉被社会遗弃。”周小姐说,二○○一年下岗后,丈夫为了生计到广州一亲戚开的公司打工,自己没什么技术,只好呆在家里,白白荒废了两年时间。但是,丈夫工资不高,女儿读书的开销越来越大,周小姐逼着自己走出去,到餐馆洗碗、到家政公司做清洁工,她什么都干。
二○○五年春节后,周小姐送女儿到武汉工程大学上学,中午母女俩在一家餐馆吃饭,服务员把两套消毒餐具放到桌上,“这消毒碗看起来很卫生哟。”周小姐笑说,“那是的,要收1元钱,武汉餐馆到处都是。”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她,“这可是创业好项目”。
她的信心源自对阳逻小餐馆的了解,早几年在当地餐馆洗碗时,不仅自己洗得累,老板还要为付工钱心疼,“可以在阳逻开个这样的消毒餐具配送中心”。
安顿好女儿,当天下午回到新洲的周小姐就跑了十多家餐馆探访,结果令她很是惊喜:他们都还没开始使用消毒餐具。接连几天,她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餐馆转悠,探访不下50家餐馆。
有了创业点子,兴奋的她跟远在广州的老公打电话,两人越谈越开心。很快,老公就回到了家,两人到武汉的一些消毒餐具厂取经,并在红安学习开厂经验。
可是启动资金哪里来?他们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他们所在的棉纺社区负责人也很支持,并建议周小姐尝试小额贷款。
“周小姐思维灵活,办事很积极,想得也周全。”阳逻劳动保障所所长林细望说。当时,周小姐通过小额贷款得到2万元,并把原来同厂的下岗职工也招来七人进行培训。当年五月,投资七八万元的佳弘消毒餐具配送中心在新洲开业。万事俱备,只等销路,可起初的生意还是让周小姐苦恼了一阵子。
当时,阳逻还没有哪一家餐馆使用消毒餐具,老板们对这个新鲜事物也不感冒。“前一个星期没有接到一笔业务。”周小姐说,当时她和老公提着包装好的消毒餐具走街串巷,每次登门拜访时,餐馆老板都会上前观赏一番,可提出合作时,对方称,“这里的顾客还不习惯,还是算了”。
几天跑下来,一点收获也没有,开始干劲十足的周小姐也有些疲惫了。每天晚上回到家,她和老公都累得不想说话。以前喜欢唱歌的周小姐也拒绝了朋友多次的邀约。夫妻俩跑了两个月,仅有五六家餐馆接受他们的餐具,两人在家算了一下账,钱没有赚到,倒亏了五千多元。
“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弃?”这个想法每天在夫妻俩的头脑中闪现。一天晚上,他们在家商量,餐馆不用是因为怕餐具另外收费,顾客不接受。这样,市场始终打不开,干脆让餐馆先试用,等市场接受了再收费。
夫妻俩抱着先亏的想法,选了10家在当地有代表性的餐馆,每家提供25套消毒餐具免费试用。哪想一试用下来,市场反响还挺好,免费期结束后,还有老板主动提出定货。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周小姐的客户已发展到46家餐馆,员工也由当初的七人发展到现在的十八人,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事业有了起色,夫妻俩没有停步,为了让自己的消毒餐具在阳逻铺开,他们经常和老板们聊天获取反馈,“呵呵,也算是了解市场,做好售后嘛!”
经过一段时间的意见搜集,周小姐感觉到,消毒餐具重要的是卫生问题。于是,她在每一道工序上都设立了质检岗位,层层把关,自己是总负责人,负责出货前的末了审核,“我的企业虽然小,但要做出口碑。”
除此,她和老公还在不断学习现代管理的一些知识,买书自学,或是找一些企业家朋友取经。昨日记者致电周小姐老公洪林海,对方称,眼下刚起步,更重要的是学习,“说不定我们也能走出阳逻,把产品销售到全市”。
希望你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事情蕴含有大商机,抓住身边的商机,努力奋斗,也许能够实现你的创业梦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