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F600创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F600创业网

> 商机资讯>创业故事

品读女老板何巧女的创业故事 分享她是如何成就传奇的

2021年07月21日 16:15 来源:创业故事
【提要】: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凡是对生活都还存有一点希望的人,都会有自己成功的需求,但大多数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搁置了自己的需求,为什么呢,因为她们没有足够自信的坚定让自己跨过各种挫折,从而成功走上成功之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身价39亿女老板何巧女的创业传奇。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凡是对生活都还存有一点希望的人,都会有自己成功的需求,但大多数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搁置了自己的需求,为什么呢,因为她们没有足够自信的坚定让自己跨过各种挫折,从而成功走上成功之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身价39亿女老板何巧女的创业传奇。


   时隔5个月,又一次在东方园林总裁办公室见到何巧女,我愣了一下。眼前这位董事长高跟鞋的鞋跟又高又细,正红色衬衫在胸前打成一只蝴蝶结,与上次见面相比,穿着打扮愈见精致,这些迎面而来的好事并没有让何巧女感到更大压力。


   5个月前,同样是在这间散布着绿色植物的办公室,东方园林刚刚登陆深交所中小板10天,《中国企业家》记者见到何巧女,那时的她一夜之间身价直逼39亿,她说“这个数字已经超乎了想象”。她回顾,过发审会就像考大学,她感觉就像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学子一朝走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胸中满是憧憬、狂想,也许还有几许生涩。


   实际上,从“赶考”的焦虑到享受成功的快乐,何巧女可不是只用了5个月时间—从一个园林绿化公司女老板到一家股价超百元的公司女董事长,这一步,她走了整整10年。


   何巧女当初已经为上市激情飞扬过一回。2001年,创业板的概念吸引了她。“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次去见证资本市场力量时的一种憧憬和一种孤独的想象。”何巧女用了这样一个长句,形容10年前自己对此的期待。


   彼时,何巧女正沉浸在微软、思科的传奇中热血沸腾,坚信资本市场可以迅速造就伟大的公司。于是,她照着这个梦想,对东方园林进行改制,做了一个五年的扩张计划,还制订出每年4%的期权承诺,迅速将园林行业有前景的人才招至麾下。到2002年6月,不到两年时间,东方园林业务拓展从一个城市扩张到12个城市的板块,员工数量从初的几十人迅速达到700多人—即便现在已经实现在中小板上市的东方园林全公司上下也不到500人。


   “到今天为止,我估计任何一个园林公司也没有超越我们那时候的人才规模和架构。包括我们东方园林自己,也比不上那个时候。”何巧女也承认,当年自己是在过度扩张,“现在回忆起来,就算2002年真的上市了,也会受到来自管理、质量等等各方面的挑战,也会收缩的。”


   快速扩张导致工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有的客户不给钱,有的则要起诉何巧女,要她赔钱,有一个大客户是个好开发商,何巧女赔了他们100万。春节时,公司的承包商、劳务提供商、材料提供商便开始派人来催款,经常是20多个民工堵在门口。“可那个时候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贷款也贷不出来。”


   2003年初,东方园林正式宣布战略收缩。分公司的老总,有人开着公司的公车扬长而去,有人带着公司的合同一去不返,还有人拿着公司的资料威胁何巧女……他们很多曾经是何巧女信任的人。“那个时候,我老在反省,觉得自己做人是不是真的太失败了,为什么在你困难的时候,大家不能跟你站在一起?”


   但也有人留下来了,跟何巧女一起“把这个摊收了”,她的丈夫唐凯便是其一。十几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三四个项目,唐凯便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飞,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地解释,每到一个城市便被当地催款的下家围起来,一围就是六七天,一次又一次的僵持、解释,直到重新赢得信任。


   何巧女很少提及2003年到2004年的那段经历,因为“不知道哪句话可能会伤害到别人”。那是一段被她称为“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是她创业路上艰辛的一段。


   好在那两年何巧女还是接到几个大项目。她每天晚上开会,不睡觉,早上自己跑工地,亲自盯项目,每天都跑去挣钱,挣的钱都拿去还债。“那个时候能救火,给你点活干,给你点钱的,真的是上帝。2003、2004年的客户,我都认为这些人是我的恩人。我那几年活干得也是好的。因为你怀着感恩之心,你就觉得不给他做好对不起人。”


   中小板上市之后,何巧女在深交所吃饭,席间遇到了好几位刚刚过会以及即将过会的老板,细问之下,居然几人都曾经跟她一样,冲刺过当年的创业板。然而,接下来便是纳斯达克科技股的衰落,香港创业板的萧条,中国大陆创业板的夭折……“当时大环境的不成熟造就了我们那时候的失败。”当年创业板热闹时的那几百家公司留下来的已然寥寥。


   直到2005年东方园林接下北京首都机 场T3航站楼的项目时,何巧女已经还清所有欠款,轻装上阵了。其实这期间,她一直抵制了来自房地产的诱惑。何巧女有过这样的担心,万一东方园林上不了市,公司是不是要两条腿走路,一边做房地产,一边等着上市。她甚至为此搭建过预备团队。从1997年到2000年,何巧女公司账上还有很多钱,放个4000万在房地产市场,每年追加1000万,三年内不是没有做起来的可能。


   巧女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事过境迁,当年那些曾背弃她的人也有人表示悔意,向她道歉。此时的何巧女和她旗下的东方园林,已经开始考虑二次扩张的战略了—《中国企业家》记者见到何巧女之前,她刚刚开完一个中层会,商议招兵买马的事宜。此前,东方园林刚发布了股权激励草案,拿出2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为75名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何总还是非常慷慨的。”私下里,东方园林一位中层这样说。


   丰厚的期权如同当年的上市蓝图一样令人热血沸腾,不同的是,当年扩张的教训已经让何巧女懂得了什么叫做“适度扩张”。


   与此同时,她要人的眼光也放得更加长远和开阔,不仅是更加庞杂,国内、国外的人才她都开始广为延揽。


   她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游说这些国际型人才投奔东方园林的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说:“来中国吧,中国有你可以去实现的理想,你在中国成功了,等于你在全球成功了。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国际问题,中国城市化如果探索出来一条路径,对全球经济发展都是有贡献的,在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中,东方园林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的吸引力。”


   这几年,各地迅猛扩张的城市化过程也让何巧女受益匪浅。在一些发达国家参观时,何巧女会觉得,“每条河怎么都那么自然,每个公园怎么都那么漂亮,每个道路绿化怎么都那么舒服?”在一个城市的结构中,除了马路和楼宇,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园林,这三分之一的地方不漂亮,那么这个城市怎么也不会漂亮。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很多高楼大厦比国外漂亮,很多马路也宽阔平坦,但道路绿化、公园、广场都不够漂亮。这不难理解,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很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比美国城市化进程很快的时候还要快。仅以北京来看,从三环路到五环路,面积扩大了四倍,而根据新城规划,城市还要再扩大一倍。


   在这样的扩张速度下,要把每个园林都做成艺术品显然不够现实。“现在很少有人把园林当做艺术来做,大部分是把树种上再说。”所有的景观设计院都有干不完的活,而里面真正从景观毕业的人甚至占不到三分之一,基本都是从建筑、规划等转过来的。高强度的工作驱使他们每天像机器一样画图交出去。很多项目设计师交了图纸以后,一个月都不会去一趟工地。


   “园林这种东西是靠造出来,设计只是一个构思,相当于一个小说编剧,导演才能够把电影拍漂亮,只有剧本,没有导演,怎么可能有好作品出来?”因此,东方园林所有的项目都会派艺术总监到现场去,这就是何巧女所指的“导演”。


   原来给市政园林做作品通常是城市景观里的单个项目,一个公园、一个景观大道或者一条河道景观。而现在,何巧女试图给城市呈现一整套的景观系统,包括公园、湖泊、山体、河道景观、道路景观、城市广场……把所有这些景观连成一个系统,不仅考虑单个项目的意义,而且要同时考虑如何融入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


   生意由此越做越顺、越做越大,直到承接了上海大宗园林绿化生意。至于上市,那只是一个结果和呈现。但对于何巧女来说,她已经在此中既找到门道又拥有了财富,已经有了左右逢源的感觉,这感觉比上市更重要。


   从上市到现在,繁重的工作让何巧女已经很久没有时间逛公园了,实际上,这是她的爱好,也是她的工作。她曾经在颐和园、圆明园反反复复不知走过多少回,骑着自行车走过西湖的每一个边边角角,“杭州西湖有天生的成分,但你在西湖转一圈就会发现其中美的景致都是人工的,那是造园艺术的,园林的魅力就在于这里,园林的艺术品的价值是的。”何巧女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园林绿化行业,而是园林艺术行业。她希望有一天东方园林的作品能够传世,当然,现在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材料中的何巧女的创业路也是充满了艰辛,但她以一个女人的坚韧力量战胜了一切,并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走上创业之路。希望她的故事激励每一位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管前途是多么辛酸与坎坷,你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也会获得成功的,实现自己的创业致富梦。


注意:本站所有品牌加盟项目 的投资金额、加盟店数量、招商区域和经营模式等信息,请以最新咨询为准!我们建议您在页面下方【免费留言】或来电咨询,即可与企业免费通话并及时获得项目加盟资料和最新项目推荐!

热门项目推荐

悠百佳休闲食品

行业:休闲食品启动资金:10~20万

喜惠福便利店

行业:便利店启动资金:5~10万

自助洗衣加盟

行业:干洗店启动资金:3~5万

创业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