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听起来不是很多,但也能成就岛内首富?这个标题本身可能让很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大部分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台币背后的人民币价值是多少,转化为人民币也只有六万元,试问六万元的创业资本又能做什么生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用30万创造岛内首富的传奇。
20年前在台湾,郭台铭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在行业内千名之外。郭台铭本人更是典型的草根创业者。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旋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公司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了解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站稳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朝”。
1988年,郭台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投资大陆,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在这里,郭台铭找到了他成功的着力点,即得到了丰沛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开始了企业飞速发展的历程。
到上世纪90年代,富士康依靠前期积累的力量,在深圳和昆山分别设立了科技工业园。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生产电脑接插件、零组件、机内线缆、模具及电脑整机。
正是靠着在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策略,达成全球较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1999年,郭台铭连续合并了岛内的华升、广宇等企业,不仅开启了内部上下游整合,事业版图也正式从鸿海工业单一公司发展成为企业集团,郭台铭也开始跻身岛内大企业家的行列。到20世纪末,鸿海已在欧亚美三大洲设立了60多个海外制造中心及分支机构,成为全球较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的制造商。
近几年,郭台铭的扩张行动更加如火如荼。继成功打人电脑主板与手机生产领域后,他于2000年在捷克设立光通讯事业生产基地,2002年投资创立群创光电公司,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2003年收购芬兰公司扩大手机机壳生产。现在除了半导体产业外,鸿海的投资几乎散布台湾岛内科技产业。
回首30年来,林淑如一直陪在郭台铭身边,陪他创造了鸿海王朝。但是,傲人的财富终究没能挽回爱妻的生命。
对于自己,郭台铭却显得有些抠门。他不穿好品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用餐时间,用餐者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很便宜的地毯。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而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买不起,可是如果我要真去搞品位,那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郭台铭有“科技枭雄”之称,他爱读《孙子兵法》,而且意志剽悍。早在其成功之前他就说:“在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并自喻“寒冬中的孤雁”。他的CMM代工模式、市场的游戏规则的经营模式、卓尔不凡的经营风格,开启了华人创办企业的传奇一页。
郭台铭深知,“一个产业里,做名才可以稳定赚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损益打平,第四名随景气沉浮,第五名往后要么等着被收购,要不就是被淘汰出局。”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亚洲、世界。
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大厂。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边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
在企业内部,郭台铭实行的是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岗前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这些富豪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郭台铭下达的命令,即使远在地球另一端,相关负责人也要在8小时内做出回应;没有时差的,则15分钟内答复。平日里,郭台铭常问主管们:“你们尿尿黄不黄啊?”如果回答“不黄”,他立即痛批:“那表示你不够努力啊!”
急脾气的他,可以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如果遇到客户退货,他除了生气骂人外,更会放下董事长的身份,亲自带着员工上门赔礼道歉。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郭台铭对鸿海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有一次在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的手机好,他在讲台上连摔3次手机,然后请台下的好友试拨他的电话。
郭台铭自己是一位工作狂,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自创业以来没有休过3天以上的假。有时即使晚上刚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而且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都不知道疲倦。老板如此努力,鸿海的员工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故事中的郭台铭很有名,他的创业传奇可谓是众人熟知,可能你不是次从这里了解,但每一次的了解都将会让你受益匪浅。希望也能激励你获取创业上的成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