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与生活中,臭豆腐可谓是随处可见,相信大家都吃过。但小小的臭豆腐也蕴藏着的商机你相信吗?我们一起看看一个从臭豆腐发现商机,而获得大利润的故事吧。
武汉黄陂自古以来以做豆制品出名,雷波就生长在这里。他原来是做香干子的,但香干子工艺复杂,不真空包装不易储存,而真空包装价格就高,想做大太难了。一心想做生意的雷波没有放弃寻找生意的突破点。
恰在这时,雷波看到当地的媒体刊登的两篇关于臭干子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讲,武汉市80%的臭干子都是小作坊用硫酸亚铁和硫化钠,甚至是用墨水卤出的,对人体有不良作用。媒体的披露一时间让人们对臭干子想吃却又不敢吃。但这却让雷波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难得的商机,他准备转向臭干子生意,开拓环保型臭干子市场。
虽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雷波不以为然,他认为臭干子虽然是种市井小吃,但如果创立一种健康的臭干子,还干子的本来面目,会大有市场的。要让干子臭,还是得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卤制,但是这种传统制法的卤料到哪里找呢?几经周折,末了他在老家黄陂找到了有三十几年经验的彭师傅。从彭师傅那里他得到了用土办法做出的卤水。为了使自己的干子更,他在彭师父卤水的基础上,又经过实验加入了几种新的调料。
为了满足消费心理,雷波又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使通过灰色卤水炸出的干子仍保持豆腐颜色。七月到九月,他利用武汉的高温天气试制卤水,每天在卤水间里呆上四五个小时。卤水间的臭味,加上武汉四十多度的高温,对雷波来说是个考验。卤水臭了,雷波的身上也带上了一股怪怪的味道。
苦尽甘来。2004年5月,雷波研制的批臭干子终于新鲜出炉,并在一次农博会上初次亮相。由于他的臭干子臭味特别浓,但臭味中又夹着一种香味,许多人闻到这种香味后,都跑到他的展台来。队排得足足有几十米。农博会上,雷波的本色干子得到了肯定,这种新臭干子,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又臭又香的本色干子,当然逃不过那些寻觅商机的人,没几天,吃过雷波臭干子的人就纷纷找雷波要代卖他的干子。一时间,雷波的小店里人来人往,生意多了起来。
但没过多久,一批发出去的干子全被退了回来。因为有顾客反映吃的时候感觉有点酸。经销商也停止了进货。好好的干子为什么会发酸呢?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雷波急于找出原因。整整一周的时间,没有人再找雷波进货,雷波在生产车间里急得团团转,调查每一个环节,末了,他发现一个小小的细节正是这次事故的原因。原来是一种坯子由于卤过之后没有冷却就马上装箱,再加上一块一块地挤在一起,使其发酵,这样通过一晚上的发酵,第二天吃在嘴里自然就发酸。
由于回报较好,加盟点迅速发展起来。臭干子卖得火,雷波颇为得意,但他不满足,他想开拓更大的市场。他试着把臭干子介绍给酒店,没想到竟然成了酒楼受客人喜爱的一道小菜。他又把臭干子不可思议的推销进了酒吧,使其和洋酒成了伴侣。
街边地摊上的臭干子在雷波手里不但成了货,而且登上了大雅之堂。这也为雷波带来了每天几千元的利润,但在他看来,这仅仅才是个起步。
通过案例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小臭豆腐当中发现商机而致富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认真努力地干好一件事,不好逸恶劳,勤苦奋斗定能打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天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