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地调,创办小南国25年,从没接受媒体采访,近日首谈创业之路,婚房换来店。为了拿到门面房,王慧敏将自己的婚房与别人做了交换,而那间门面房只有1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价值,王慧敏至少亏掉了10万元。
创办小南国25年,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5月11日,当早报成为她个采访媒体时,小南国董事长王慧敏笑着说,“我是一个非常追求不错的人,当我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时,我不愿意走出去。”
婚房换来店
从小受家庭熏陶的王慧敏说,自己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基因。“我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做生意的,虽然和餐饮没什么关系,但我也耳濡目染了一些生意经,从小就能融入大人的谈话中。”
当王慧敏还在一家国营企业里做工人时,她已经展现了生意人的胆识。
上世纪80年代,工人工资非常少,于是大家会把钱拿到一起用,“譬如12个人,大家每人每月都拿出10块钱来给一个人用,每个人可以选择第几个月使用这笔钱;如果选择个月用,那么后面11个月就只能出钱,不能用钱。”很多人出于稳妥,会选择先出钱后花钱,而王慧敏则每次都选择个使用这笔钱。
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7年,王慧敏30岁,她不顾家人的警告扔掉了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决定自己做生意。“辞职时就想开一家餐馆,我们家里人比较喜欢吃,对吃很讲究,我妈妈烧得一手好菜。”王慧敏看中了有钱人的口袋,在靠近北京路的长沙路上挑选了一个门面,“当时有很多做五金的生意人集中在北京路一带。”
为了拿到门面房,王慧敏将自己的婚房与别人做了交换,“我们那套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当时算很好的,有独立水电和卫生设备的婚房。”而那间门面房只有1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价值,这一交换,王慧敏至少亏掉了10万元。
但正是这家十平方米、只能放得下四五张桌子的小店为王慧敏赢得了桶金。
“那时私营餐厅非常少,而我们的用料很讲究,味道又很家常,所以有钱人都愿意来这里吃饭。”从一开始,王慧敏就坚信做生意“物有所值”才是重要的。
其实,创业之前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创业是很残酷的,王慧敏为了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并自己的婚房给别人做了交换,眼前是吃亏了,从长远看的话,拥有了事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