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言谈温文尔雅,举手投足大力得体,自信之中彰显智慧,从容之中似见风云——你已捕捉不到任何关于农民的痕迹!但邱继宝曾经是个农民。三年时间内,邱继宝踏遍东北三省,饱尝创业生存之艰辛。他挣下了10万块。正是这10万血汗钱成就了后来这个“缝纫机大王”的传奇人生。
回到家乡,邱继宝又贷了一部分款,办起了缝纫机制造厂。开始是找几个人帮忙,后来业务不断拓展,规模扩大到300多人。人一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企业要面临管理方面的困难又要和大厂竞争。刀不如人,枪不如人,何以制胜?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产品能否出口?一切都是未知。
为了打开局面,邱继宝决定组建一只营销队伍。这支队伍犹如一支精锐的先锋军,为飞跃缝纫机的前进扫清了很多障碍,南京、北京、上海……中国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有他们的身影。在上海百货,邱继宝在商场经理办公室已经磨了将近3个小时了,商场经理对于这个农民企业家熟视无睹,在他的心目中这个人与来找他的其他人并无两样,磨磨也就走了。可是3个小时过去了,这人还没有一丁点想走的意思。无奈,经理说,你凭什么要让我卖你的缝纫机?邱继宝说,你为什么不卖我的缝纫机,因为我是农民吗?
僵持不下,商场经理被这个顽固的人震惊了,他决定去厂子去看看。在厂房里,300多农民井然有序,热情高涨,生产流水线上一个个部件像流水一样没有间隙。商场经理转身对邱继宝说,那我们就试试吧。一个星期之后,飞跃缝纫机在上海百货上柜了,销售开始出现了火爆局面。按说,这时候的邱继宝应该喜笑颜开了,可是,一切还都太早。他赶紧组建了“服务小分队”,对购买10台以上的顾客进行跟踪服务。上海的局面打开之后,邱继宝听别人说,广交会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时。邱继宝就背起缝纫机,只身下广州。
可一直等到广交会结束,邱继宝的缝纫机仍无人问津。邱继宝这才明白;所谓的公平其实就是实力的较量。邱继宝仍不气馁。他又赶往深圳罗湖口岸,花了500元人民币请一个香港老太太代买了一本香港的黄页电话簿,通过电话簿,他与香港国际经销商展开了信函“外交”。
在一次通话中,一位香港经销商告诉邱继宝:像飞跃这种产品可能在中南美洲有一定的市场。就是这“可能”二字,开始打开飞跃的国际化之路。后来,邱继宝就亲自背上缝纫机,带着从省外事办借来的一位翻译,踏上了去拉美等国的推销之路。
乌拉圭是邱继宝开拓国际市场的站。在乌拉圭,他雇佣了一名当地人与他当众演示,缝制的衣服不仅针码稠密美观,而且更方便快捷,让众多围观者大开眼界。后来,一位当地的华裔对邱继宝说:“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可以为你代销。”从此,邱继宝就趟开了飞跃的出口之路。有心人,天不负邱继宝初战告捷。
10多年后,原中国外经贸部在调查拉美市场时,当地商人反馈:很多中国产品存在质量危机,但”飞跃”牌缝纫机在这里却很受欢迎。时任外经贸部副部长的陈新华后来才了解到,邱继宝已在拉美默无声息地做了10年的市场,国内却鲜有人知。于是,陈新华亲自打电话邀请邱继宝来广交会,共商中国缝纫机产业发展大计。从此,邱继宝的事业就顺利多了。
从历尽艰辛的白手创业,到历尽坎坷的国际扩张;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民到一位创富百亿“缝纫机大王”,邱继宝创造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传奇人生。
相关资讯